爆玉米花
速膨脹時,殼被撕裂和破碎,其中一些殼從玉米上脫落,但大部分會保留。淺色的殼很少令人注意。如殼又很薄,脫殼情況也會偶爾發生,殘余殼會引起不受人歡迎的外觀,使爆玉米花的質構受損。另外,殼也會卡牙縫,這曾受到消費者普遍的抱怨。
籽粒的形狀受品種、水分及爆玉米操作條件的影響,圓形或球形的爆用玉米稱為蘑菇形,而生成高度不規則的海綿狀顆粒的稱為碟形玉米。需要涂布或加香的產品生產廠商喜歡蘑菇形的,因為它在混合操作中破碎少,可以接受更多的涂布糖漿或調味料,對粗糙處理的相同的耐受力使其更易為零售操作機械所接受。碟形玉米表觀密度小,持鹽能力強,在大多數情況下,其質構被認為比蘑菇形的強,因為這些原因,大部分零售點選用它。
爆玉米花在谷物中是獨特的,要使一般谷物高度膨化,必須置于耐壓容器中加高熱,然后突然釋放到低溫庫中,而玉米在大氣壓力下加熱就可以得到高的膨化度。不同類型谷物顆粒爆膨時其胚乳中淀粉顆粒的糊化度是不同的,大麥和小麥不會膨脹很多,其中一些淀粉顆粒只經過完全糊化而沒有明顯膨化,而另一些顆粒則糊化后還膨化且熔化。當顆粒爆開時,集中的細胞壁發生破裂,并且可以在糊化淀粉顆粒中看到細胞間隙或擴大的氣泡,這是膨化的結果。在糊粉層之下和胚芽旁邊,未糊化淀粉或部分糊化的淀粉占大多數。高粱、玉米和馬齒玉米爆膨時,胚乳會膨化,集中的細胞壁亦會破裂,但海綿狀膨化的胚乳是由完整的細胞組成,細胞中糊化淀粉形成了典型肥皂泡狀的外觀結構,每個泡代表一個淀粉顆粒,細胞壁沒被破壞并保持完整可辨,除了由于膨化和空間形成的壁的破裂,淀粉顆粒并不暴露,只糊化并形成三維網狀結構。
角質和粉質胚乳分布的不同以及蛋白質含量的不同,會影響膨化能力。爆用玉米與其他類型玉米的差別主要是爆用玉米整粒是致密的、胚乳是硬質的。顯然,這種結構在某些條件下加熱時會導致蒸汽壓上升,直至皮殼然破裂,內部胚乳膨化成多孔淀粉網絡,然后隨水汽蒸發建立起三維網狀結構。膨化前的溫度必須產生足夠的高壓蒸汽而不使外皮燃燒,同時升溫速度必須快到在水分蒸發前建立起所要求的壓力。破損的顆粒可能膨化較差,因為形成不了高壓,水分容易蒸發。顆粒的水分含量對膨化行為有顯著影響,太干的顆粒不易膨化,一聲悶響,通常顆粒裂開,未膨化部分看上去相當焦黑;太濕的玉米聲音很響,但爆后顆粒小、硬且韌。
- 相關文章:
低溫與微生物的關系 (2013-8-14 10:48:31)
非酶引起的食品變質 (2013-8-13 10:36:47)
蝦片間接擠壓工藝 (2013-8-4 9:6:15)
傳統膨化制品——蝦片的傳統工藝3 (2013-8-4 8:21:54)
傳統膨化制品——蝦片的傳統工藝2 (2013-8-4 8:6:24)
傳統膨化制品——蝦片的傳統工藝1 (2013-8-3 11:27:3)
片狀食品3 (2013-8-3 9:47:41)
片狀食品2 (2013-8-3 9:13:0)
片狀食品1 (2013-8-3 9:3:53)
顆粒球形食品2 (2013-8-3 8:13:25)
奶油的貯藏 (2013-8-2 15:57:20)
顆粒球形食品1 (2013-8-2 11:45:49)
- 留言列表: